湖南法治报讯(通讯员 方厚生 孙勇)“以前猪粪臭味让我们吃不香,睡不好,现在闻不到养猪场的臭味了,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我们对整改很满意。”近日,新化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在检查养殖场粪污整改效果时,桑梓镇金桥村久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养殖场附近的居民争相对工作人员反映。
新化县是传统养殖大县、全国养猪百强县。近年来,在中央惠农政策的扶持下,该县养殖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有畜禽养殖3万多户,特别是生猪养殖成为该县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的有459个,10000头以上的有16个,年产值近50亿元。但是在养殖加速发展的同时,养殖场尤其是大型规模养猪场的粪污、废水、异味、噪音等给周边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群众反映很强烈,养殖污染引发的信访问题明显增多。
“群众的痛点,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别看养殖污染是小问题,但涉及民生大问题,今年我们将养殖污染治理作为群腐集中整治的重要民生事项来抓。”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主要负责人在班子会议上强调。从4月至9月,该中心集中时间和力量,采取领导班子和技术人员分片包干负责督促指导全县各乡镇开展畜禽养殖场粪污排查和治理。全县排查规模养殖场540户、规模以下养殖场850余户,其中有15户养殖场因为粪污处理设施不完善,有粪污外排情况,特别是位于桑梓镇金桥村的新化久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存栏母猪1.32万头,位于孟公镇老屋村的新化县筑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存栏育肥猪1.2万头,由于养殖体量大,产生畜禽粪污多,随着气温的升高,养殖臭味到处飘散,被群众多次举报。
对于污染较重、群众反映较强烈的上述两个养殖场,县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指派专技人员多次实地调研指导,查找问题根源,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通过认真查看和研讨,发现臭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养殖基地粪污处理区封闭不到位从而导致臭味扩散。指导养殖场场改进养殖技术,引进使用发酵饲料,进一步完善除臭等环保设施,对封盖不到位的进行封盖、增设喷淋除臭系统并全天候不间断有效运行,显著改善了臭味扰民的问题。
通过6个月的养殖粪污集中治理,全县新建化粪污处理设施121处,解决民众诉求11个。同时,不定期开展回头看,持续巩固粪污治理效果。
责编:曾金春
一审:曾金春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